最新句子

银川政府表示尽快查明爆炸事故原因,立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,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?

  • 浏览:244
  • 来源:最新句子

作为前燃气行业的人来聊一下。

这个事我一刷到,就马上给燃气办的领导发消息了,并且暗示某个酒店有这种情况。

只能说现在燃气人估计又有的忙了。

说实话,我对这种情况,并不感到惊讶。

还记得黄晓明演的《烈火英雄》么?原型就是2010年7.16大连输油管管道爆炸的原型的那个电影。

开头那个火锅店的爆炸就是这种情况。

一般的用液化气的饭店,都不可能只存几瓶液化气的。而且十几瓶二十几瓶,其中还包括用完的空瓶。这样十几,几十瓶放在一个十来二十平米的小房间里(构成的密闭空间)。

一旦爆炸,后果真的不可想象。

最最最主要的原因,个人认为是饭店使用管理不到位。

个人简述一下现在燃气行业情况。

第一,现在液化气灌装企业,基本都是苟延残喘了,城市不用说,大多都是管道燃气,县城,郊区,乡村,仍然是液化气使用的主力地区。但是这些地区也就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风险:用户文化水平低,安全意识淡薄,安全生产投入低。

你觉得一个饭店会为了几罐液化气搞一个单独存放仓库?去装泄漏报警器?

你觉得液化气站会正视这些没有安全防控措施饭店,不给他们送气?

这就是典型的,经济基础影响安全的实际例子。

第二,安全监管部门:

1.气瓶的直接监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(以前质监局功能合并后归口过来了),主要针对气瓶安全管理。

2.住建局燃气管理办公室,主要针对燃气企业,如天然气管道企业,液化气灌装企业以及配送点。

3.应急局(以前安监局),主要...也没啥主要的,涉及到安全的,总是要背锅的。

三个监管部门,按道理来说,监管很严。但实质上,只对燃气企业监管,用气端的客户,以上监管部门很少有精力去管的。我所在的九江,至少搞过几轮联合执法,但是其他城市呢?估计把这三个部门调动起来,都相当的有难度。

再者说,这种饭店储存液化气钢瓶,很难监管,是真的很难很难,全市多少燃气企业,你一双手能够数的过来。但是有多少使用液化气的餐饮,你数的过来?

这是真的监管不过来。

第三:燃气企业。

一般来说,市区里的天然气使用餐馆,至少有每年天然气公司上门安全检查,你不达标,他还能停你气。

但是,你一液化气灌装企业能怎么样?你有人去安全检查吗?你还能因为餐饮店不安全停止卖气?

餐饮店直接回怼一句你液化气公司神气什么?卖不卖?不卖老子改天然气,还不用求着你送气。

第四:使用餐馆

一般来说,是有个几百平米的餐饮,才会如此大量的存液化气灌装。餐饮一般对于燃气安全的投入,也是能省就省。

最常见的就是什么都不投入。

有人说燃气泄漏报警器?燃气报警器的浓度下限具体多少我不记得了。我只记得很低很低!

但是!

饭店存放液化气钢瓶的地方,那环境,不报警我都觉得不正常!

你让燃气报警器一直报警?

真泄漏了,我都觉得燃气泄漏报警器是最大的引爆源头。

还有,就是这种餐饮,一般是没有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自动切阀装置联动的。因为是直接换液化气钢瓶,没有管道,你怎么自动切阀?

第五:题外话。

最近几年,俄乌冲突对燃气行业打击特别大!燃气行业都要死要活的了,就更别提安全投入了。

我老东家,以前工商业安检,都是至少两个人上门,现在改成了一个人上门安检。

那次碰到前东家客服部的人来安检,直接穿着凉鞋没有穿劳保鞋,要是我还在安技部,肯定要骂一顿。

现在?不出事就烧高香吧。

不信你去看看21年十堰的管道燃气爆炸事故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