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句子

古人为什么会有“疽发背而死”?现在还有人得这种病吗?

  • 浏览:366
  • 来源:最新句子

可能有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洗澡少。

疽我们那里的称呼,是叫 。几十年前,大人小孩都常得,比如我和我表哥就得过,在后背,肿起很大一个包,肉又僵又硬,扯得整个背梁筋都疼。可能因为正是长身体精气神最足的时候,耐得住折磨,不管也不问,听老辈子的就任由它长,等它长得黄亮亮的,脓灌够了,用钉子戳破,把脓挤出来,便得到了痊愈。

挤脓的滋味,又疼又爽,能感觉到一种很明显的条状物,滋溜一声往皮肤外飙。每飙一下,身体都格外的轻松,一直要把脓根挤断,从黄脓变成污血,再从污血变成鲜血,就可以喷点白酒,敞着背,过几天就结疤。等疤掉了,疮也就好了。它好了以后摸上去还有个独特的小肉坑,有很奇异舒爽的接触感。

大人得这种疮,比小孩子要严重得多,我叔叔有一次长了,后背挤了好久,挤得嘴巴都跟着吐白沫,他都以为挺不过去了,好在那时候是秋天,不是夏天,不然可能真的溃烂,就没救了。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。

早年的时候,我们确实听到过有大人得脓灌疮,把背都烂完了,最后疼死了。

那些年没有自来水,洗澡少,人们又要经常背、挑、扛,身上勒着压着,捂了一身的臭汗,累了随便抹几下水,有时候可能抹都懒得抹。被子是整的缝纫上去,几乎不会拆,也就很少有洗被子那种操作,床单被褥换得也少。居住条件恶劣的,还有各种跳蚤虱子。所以那个年代,人们脚底生疮嘴巴灌脓简直是常态。

我们小学的时候,曾经全校男生一起得痒疮,大家上课一天到晚都在抠痒痒,我有个发小最夸张,蛋蛋上长了一整圈的痒疮,肿得又红又亮,像牛睾丸一般。

当时也没啥药,就是抠。后来正是盛夏,我们热得过不了,偷偷跑去河里洗澡游泳,洗了一个星期,大家的疮竟然不药而愈。只是我们下河被老师发现了,说我们不要命,让大家全部跪在操场上,沿着篮球的中线挨着挨着跪。大家跪着,看着彼此暗自还发笑。

再后来我们全都约周末暑假下河洗澡,从此没再长过疮。

爷爷他们那一辈,总有一些老人,晚年长疮流脓,身上散发着奇怪的气味,既有脓灌疮,又有其他的一些 ,直到去世。但近十几年,到了我爸他们这一辈,很少有人再长这样的疮。我观察,最主要就是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, 也随之融入大家的生活。人们不光有了洗澡的条件,更有了随时洗澡的习惯。以前大家一年到头就年三十洗澡的“传闻”再也不复存在。同时,水的丰富,也让洗衣服洗被子,成为日常,家家户户的衣服被子都是干干净净的,没有虱子跳蚤,更少了太多细菌。这样的现状,对于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,不言而喻。

在此插一句,很多农村人在外地打工,最爽的就是在工地上肆无忌惮冲着 。他们挣了钱,回乡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安装太阳能,好天天洗澡。

而且除了热水和频繁规律的洗澡习惯,丰富多样的 也功不可没,它们一起给了人们健康细腻的肌肤。自然不会有脓灌疮了。

我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,最直观的呈现,就是在人民大众之间,伴随水电的普及和充沛供应,给大家带来良性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,让太多疾病几近杜绝。

评论多起来了,没办法一一回复,大家见谅哦。

相关推荐